LogFormat "[%h] %l %u [%{%Y-%m-%d %T}t] [%r] [%>s] [%b] [%{Referer}i] [%{User-Agent}i] [%{X-Up-Calling-Line-ID}i] [%{NUMSEG-CODE}i] [%{LOCATION-ID}i]" combined
#LogFormat "%h %l %u %t /"%r/" %>s %b /"%{Referer}i/" /"%{User-Agent}i/" /"%{X-Up-Calling-Line-ID}i/" /"%{NUMSEG-CODE}i/" /"%{LOCATION-ID}i/"" combined
格式化后的对比图片
Apache文档已经给出了所有可用于格式串的变量及其含义,下面是其译文: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%...a: 远程IP地址
%...A: 本地IP地址
%...B: 已发送的字节数,不包含HTTP头
%...b: CLF格式的已发送字节数量,不包含HTTP头。例如当没有发送数据时,写入‘-’而不是0。
%e: 环境变量FOOBAR的内容
%...f: 文件名字
%...h: 远程主机
%...H 请求的协议
%i: Foobar的内容,发送给服务器的请求的标头行。
%...l: 远程登录名字(来自identd,如提供的话)
%...m 请求的方法
%n: 来自另外一个模块的注解“Foobar”的内容
%o: Foobar的内容,应答的标头行
%...p: 服务器响应请求时使用的端口
%...P: 响应请求的子进程ID。
%...q 查询字符串(如果存在查询字符串,则包含“?”后面的部分;否则,它是一个空字符串。)
%...r: 请求的第一行
%...s: 状态。对于进行内部重定向的请求,这是指*原来*请求的状态。如果用%...>s,则是指后来的请求。
%...t: 以公共日志时间格式表示的时间(或称为标准英文格式)
%t: 以指定格式format表示的时间
%...T: 为响应请求而耗费的时间,以秒计
%...u: 远程用户(来自auth;如果返回状态(%s)是401则可能是伪造的)
%...U: 用户所请求的URL路径
%...v: 响应请求的服务器的ServerName
%...V: 依照UseCanonicalName设置得到的服务器名字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在所有上面列出的变量中,“...”表示一个可选的条件。如果没有指定条件,则变量的值将以“-”取代。分析前面来自默认httpd.conf文件的 LogFormat指令示例,可以看出它创建了一种名为“common”的日志格式,其中包括:远程主机,远程登录名字,远程用户,请求时间,请求的第一 行代码,请求状态,以及发送的字节数。
[%{%Y-%m-%d %T}t] 代表 [2008-07-04 13:20:46] 否则日期格式默认为英文格式